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河北11地市新定位 五年后大变样

    信息发布者:彭继思
    2017-01-24 10:55:54   转载

    2016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出台,对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进行了总体划分为;

    2016年9月,河北省承德市、任丘市沧州市、衡水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获批;2016年12月,河北省廊坊市黄骅市涿州市邢台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获批;其中,廊坊市、任丘市、涿州市、邢台市、沧州市、涿州市等5个市作为京津冀城市群节点城市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

    邢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邢台市是京津冀城市群节点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冀中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枢纽。

    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17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严格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增加街巷路网密度,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对崆山白云洞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强化城市空间尺度管控,重点保护好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开元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环境。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502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禁止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廊坊市是京津冀城市群重要节点和科技研发转化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北京新机场国际门户重要功能区。

    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20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210平方公里以内。加强京冀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理,严格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增加街巷路网密度,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加强城市空间尺度控制,彰显平原森林城市特色。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477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禁止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涿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

    涿州市是京津冀城市群特色节点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北部中心城市。

    到2030年,涿州市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控制在185.38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5.38平方公里以内。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增加街巷路网密度,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南水北调干渠、蓄滞洪区等生态功能区保护和拒马河流域生态修复。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强化城市空间尺度管控,重点保护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辽代双塔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

    严格落实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禁止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黄骅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

    黄骅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河北省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沿海现代化新城。

    到2030年,黄骅市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控制在465.8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11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7平方公里以内。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增加街巷路网密度,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及海岸海域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强化城市空间尺度管控,彰显沿海生态园林城市特色风貌。

    任丘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

    任丘市是京津冀城市群特色节点城市,我省新兴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到2030年,任丘市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控制在206平方公里以内,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8平方公里以内。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增加街巷路网密度,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严格控制石油化工用地和输油管线周边安全距离,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确保城市安全。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突出石化城市特色,强化城市空间尺度管控,重点保护好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哑叭庄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

    严格落实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禁止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承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城市,连接京津辽蒙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124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30平方公里以内。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增加街巷路网密度,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对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强化城市空间尺度管控,重点保护历史城区、二道牌楼和滦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避暑山庄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彰显山水园林城市风貌特色。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62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禁止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沧州是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产业支撑基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现代化港口城市。

    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17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70平方公里以内。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增加街巷路网密度,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突出运河文化特色,强化城市空间尺度管控,重点保护好大运河和沧州铁狮子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87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禁止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衡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衡水是冀中南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具有滨湖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12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内。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严格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增加街巷路网密度,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积极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风貌特色塑造,突出湖城相融的城市景观特色,严格滨湖地区空间管控,重点保护好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宝云塔、安济桥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9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禁止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中国网1月8日讯 据河北省近期发布的《河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显示,依据河北各地的旅游发展情况和旅游资源,对河北11地市旅游做出了全新的定位,总体规划为1个旅游中心城市+3个国际旅游城市+7个特色旅游名城,石家庄将成为旅游中心城市,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将成为国际旅游城市,保定、廊坊、唐山、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将成为特色旅游名城。

    石家庄—旅游中心城市

    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新要求,以主城区为依托,以正定、滹沱河、鹿泉西部山区等为重点,通过旅游吸引物的打造、服务体系的构建与集散中心的完善,推动省会向“国际化、休闲化、多功能”转变,将石家庄打造成为京津冀旅游第三极。

    构建旅游中心城市。以全域休闲、全域服务为理念,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与历史遗存,融合现代新型资源业态,打造“正定古城、滹沱印象、百年石门、鹿泉慢城、通航基地、都市桃源、淘乐国际”七大城市旅游品牌,形成城市旅游核心吸引力。

    构建服务中心城市。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完善提升,提高住宿接待能力、培育地方特色餐饮、丰富休闲娱乐活动、提升旅游购物品质,满足游客旅游、度假、休疗、商务、考察、会议等需求。

    构建集散中心城市。打造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为区域航空枢纽机场,依托高速铁路网络,打造区域高铁旅游集散中心,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北部旅游线路的首选落脚点,京津冀世界旅游目的地与中原经济圈的新门户、新口岸。

    张家口—冰雪奥运城市

    以打造国际奥运城市为指导,建设一批冰雪运动基地与温泉度假小镇,积极发展滑雪、温泉、自驾车、低空飞行等运动休闲项目,打造世界冰雪运动休闲中心。

    同时,依托“长城、泥河湾、三祖文化”等资源,打造“长城绝美军事古堡”“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中华文明起源地”等独有的文化品牌,吸引国际客源市场。

    承德—皇家文化休闲城市

    完善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开发文化博览、商业购物、体验娱乐等文化休闲旅游产品,创建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形成以皇家园林艺术展示、旅游演艺、御膳、主题休闲为主的皇家文化休闲区。

    秦皇岛—国际滨海度假康养旅游城市

    抓好秦皇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将山、海、长城、历史文化与城市融合为一体,积极发展滨海度假、健康养老、文化创意、邮轮游艇、海洋运动、葡萄酒庄、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打造国际滨海度假旅游名城。

    保定—京畿文化名城

    深挖京畿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产品的联动开发。提升城市建设、旅游休闲与接待集散水平,以承接首都休闲度假、商贸会议、养生养老功能为重点,以白洋淀科技新城为重要承接地,发展度假地产、养老养生、文化体验、商贸购物、工业旅游等,打造成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典范城市。

    廊坊—商务休闲名城

    依托廊坊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商务客源、家庭客源为主体,在商务会展的基础上做足休闲娱乐文章,学习借鉴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宋城的发展模式,通过资本运作、文化创意和引入科技手段,谋划国际性休闲娱乐项目,建成与京津同城效应突出的复合型商务休闲城市。

    唐山—工业旅游名城

    唐山是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利用工业遗产,注入旅游、休闲、商贸、艺术、会展等新概念,开发工业博物馆、工业遗产创意园、主题酒店等旅游产品,建成集工业遗产观光、城市生态休闲、工艺品博览、工业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文化旅游名城。

    沧州—运河武术名城

    推进沧州武术城、大运河旅游观光带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发武术文化演艺、武术竞赛、学术交流、武术博览等产品,复原运河风情街区、水系码头等景观,打造中国运河武术文化名城。

    衡水—生态休闲名城

    推进衡水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深度开发观鸟摄影、湿地科普、体育赛事、滨湖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统筹湖城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市景观、休闲娱乐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和配套要素建设,树立“北方湖城”主题形象。

    邢台—文化休闲名城

    开元寺-清风楼文化旅游区、皇寺古镇、郭守敬纪念馆、顺德府衙、邢东新区中央生态公园、七里河生态休闲旅游带和春田公社生态园为主要节点,开发城市休闲、文化创意、民俗体验旅游产品,建设文化休闲城。

    邯郸—历史文化名城

    挖掘邯郸作为战国赵都、魏晋文化、成语典故之都、太极之乡的深厚历史文化,建设中华成语典故游乐园、文化创意综合体、广府古城旅游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和系列产品,提升现代城市旅游要素,加强城市文化风貌和生态环境建设。强化旅游集散功能,整合周边晋冀鲁豫资源,建设文化体验、商务休闲于一体的区域热点旅游城市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